让孝文化走向世界

让孝文化走向世界

——访中国孝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李守义

百善孝为先。 孝感作为全国唯一以“孝”命名的地级市,孝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在2017’孝文化旅游节开幕前夕,中国孝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李守义接受记者专访,畅谈孝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记者:如何解读、理解孝文化?

李守义:中国“孝文化”的“孝”字,最早见于殷商甲骨文,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

大家都知道孝感因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动了天上的七仙女下凡与之婚配和出孝子多、民风醇厚而得名,故曰“董永故里”。孝感不只是有“卖身葬父”的董永,还有云梦县“扇枕温衾”的汉孝子黄香和孝昌县“哭竹生笋”的三国大孝子孟宗。在一个地级市内,有三个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中的大孝子,这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

“孝”是提高公民素质的“化育器”,是社会和谐的“稳压器”,是凝聚社会共识的“粘合剂”,也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孝文化的社会意义远大于它的文化内涵。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孝文化既是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也是全人类的普遍需要。

记者:孝文化的传承有哪些特色和亮点?

李守义:孝感自明清以来,有名有姓有史志记载的孝子590余人。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孝感更以孝传名,新时代的新孝子数以百计,涌现出周玉兰、余汉江、刘青枝、谭之平等一大批在全国有影响的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被誉为孝感的“群星现象”。还先后成立了“中华孝文化研究会”“董永与七仙女研究会”“湖北省孝文化研究基地”“湖北省孝文化研究会”“中国孝文化研究中心”“黄香文化研究会”“孟宗文化研究会”等孝文化学术研究组织,举办过多届“孝文化国际论坛”,出版过“孝感孝文化系列文集”和“中国孝文化系列文集”。

于1996年创办的“中国(孝感)孝文化旅游节”,既凸显了孝感孝文化地域特色,更集中展示了我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项成果,成为全市人民热心向往和期盼的重大精神文化活动。

2005年,孝感《董永传奇》申报成功,进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3年10月,孝感市向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申报“中国孝文化之乡”并获得成功。

乘着改革的东风,让“中国孝文化之乡”走向世界,既是孝感人民的光荣与奉献,也是中华民族的自豪与骄傲!

(作者:黄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