汈汊湖再现烟波浩渺,水天一色!

汈汊湖,曾经被精养鱼池分割殆尽,蓄洪能力大幅下降。近年来,我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退垸、退渔、退田后的还湖面积达到七万三千亩,生态修复后的湖面不仅变美而且变大了,还在今年严峻汛情的调蓄削峰“挑起重担”。

湖面上,飞鸟啼鸣;湖水中,鱼虾畅游,刚刚经历狂风暴雨洗礼后的汈汊湖显得格外恬静。

汈汊湖流域防汛指挥部指挥长  郭保东:

随着水位的上升,整个汈汊湖蓄洪区48.7万平方公里连成一片,再现了当年烟波浩渺、水天一色的美丽湖景。

汈汊湖

汈汊湖原本是一个泛洪区,也是全国最大内陆型封闭式湖泊。过去几十年来,湖区几乎被精养鱼池分割殆尽。人不给水出路,水就不给人活路。湖区的老人们依然清晰地记得,1998年汛期后7.3万亩鱼池被淹的惨痛。

汈汊湖养殖场八一村党支部书记  黄国兴:

我们这个地方那时候是搞养殖,投入是比较大的,五六千一亩田。当时全部被淹了,最多的有几十万(元),那么多资金投下去已经被洪水卷走了。

2018年4月以来,我市痛下决心做好汈汊湖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经过治理,汈汊湖共退垸还湖7.3万亩,拆除湖内围堤100多万米,湖面也因此“长大”了20倍。

汈汊湖流域防汛指挥部指挥长  郭保东:

市委市政府筹集资金接近50亿,圆满完成了退渔还湖、退田还湖、退垸还湖“三退”的任务,为我们这次主动调蓄分洪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未雨已绸缪,防患于未然。我市地处汉江平原腹地,素有“水袋子”和“洪水走廊”之称,历来洪涝灾害频发,防汛抗灾任务繁重。今年6月8日入梅以来,全市连续遭受九轮强降雨袭击,累计雨量达846.3毫米,较多年梅雨期350毫米的均值偏多1.4倍。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  张秋炎:

根据水文分析计算,预计汈汊湖南干渠洪峰水位将达到27.7米左右,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85米,汈汊湖一线民堤长达242公里,堤顶高程在27.5到28.0米之间,近50公里低矮堤段有漫溢溃口风险,主城区和国家重点企业汉川电厂面临巨大威胁。

从7月4日开始,汈汊湖流域普降大暴雨,到7月7日,这3天,平均雨量达到303毫米,远远超过十年一遇、设计面雨量220毫米的防洪排涝标准。

汈汊湖养殖场党委书记  方寿生:

7月7日大雨、暴雨不断的下,水位不断的攀升,到下午4点,已经逼近了历史最高水位,达到了26.84米,这个时候我们主动向市防指请示,要启动汈汊湖调洪削峰。汈汊湖每调洪1米,可以增加调蓄量4500万(立)方到5000万(立)方。

       当晚21时30分,记者在现场看到,湍急的水流发出巨大的轰鸣声,8孔泄洪孔同时开启,每秒110立方米的流量。

汈汊湖堤林管理段技术员  李树宏:

我们接到调蓄命令是让汈汊湖内垸水位涨至25.5m,才开始关闸。

为进一步降低堤防长期高水位运行风险,7月13日17时,南干渠水位降至26.41米,市防汛指挥部下令关闭南泄洪闸,前后6天共调蓄水量6500万方。

汈汊湖流域防汛指挥部指挥长  郭保东:

这次调蓄分洪应该是汈汊湖防汛史上主动调蓄分洪的第一次,不仅有效缓解了汈汊湖流域整个防汛抗洪的压力,也使我们有相机抉择的主动权。所以整个分洪过程,应该是比较平稳而有序,达到了调蓄削峰、减灾保收、涵养生态等等,这些良好的社会效果。

人退水进,调蓄分流,人与自然又一次和谐握手。下一步,我市还将持续推进上岸渔民的安置。

汈汊湖养殖场党委书记  方寿生:

从远期来看,我们主要是两个方面来考虑他们的就业问题,一个就是政府给了300亩地的产业用地,今后就是发展水产品养殖市场,通过后疫情时代的思考,发展比较高尖端的水产品大市场;第二个就是把汈汊湖打造全国全域旅游第一湖,让我们的老百姓参与到旅游产业之中来,通过旅游带动就业。

来源:汉川融媒体中心

编辑:彭丽雯

审核:黄黎

终审:吴志军   魏保东

出品:孝感广电云上孝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