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昌 | 当脱贫攻坚遭遇疫情袭来,孝昌这样回答这道“加试题”!

当脱贫攻坚收官之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这道“加试题”,作为国家贫困县之一的孝昌县,如何应对新的困难和挑战?

4月下旬,记者走进孝昌,在工厂里马达轰鸣声中、田野上机耕水响声中,寻找答案。

夏朝晖:愿每一棵水稻,都能迎来收获

“正是好时节,稻苗一天一个样。”4月22日,邹岗镇牛迹村水田间,夏朝辉轻抚着早稻苗,笑意盈盈。他告诉记者,只要一周时间,随着水稻分蘖越来越多,蘖枝就会彻底盖住泥土,再有一个月就能“封行”,连水面都看不见。

2015年,夏朝辉通过租种与流转土地的方式,与几位同乡成立了光辉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孝昌“太子米”。同年11月,又成立了孝昌安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实现种植全程机械化作业。

“早稻的种植时间在4月上旬,这之前还需要时间育秧,疫情防控期间,说不着急那是假话。”夏朝辉告诉记者,目前合作社有3万亩稻田,一旦因为疫情耽误农时,损失的不止他一人,还有周边10多个村的上百家农户。

3月4日,县指挥部发布相关通知,要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农业生产。同月底,一拨拨秧苗纷纷走出周巷镇西杨岗家庭农场、邹岗镇光辉种植合作社、小河镇宇飞合作社的育秧棚,扎根稻田。

马达声声,成为了春日里最动听的声音。截至4月中旬,全县涉农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复工达308家,复工人数4279人,应开工适度规模农业经营主体复工复产率达100%。

贫困户严启贵是光辉种植合作社社员之一,同往年一样,她将家里的3亩地托管给合作社打理,自己在合作社务工,一年能挣2万余元。合作社为农户提供耕作、育秧、机插、播种、农田管理、收割、烘干与销售“一条龙”服务,仅去年就帮农户卖掉了50万斤稻谷。

“工人们下地干活要戴好口罩,早晚测量体温,就餐也都实施了分餐制。”夏朝辉介绍说,“土地不等人,防疫重要,农业生产也不能延误,我的心愿就是每一棵水稻,都能有收获。”

记者感言:涉农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复工复产,一头连着脱贫任务、一头连着产业发展,既“输血”,更“造血”,疫情防控期间不失活力,脱贫攻坚才能保持动力。

刘盛毅:朝着800万元,再“奔一奔”

对一些缺乏资金、知识、技能的贫困留守群众来说,要想脱贫,只能靠就业帮扶。如果能在家门口就业,那就再好不过了。

正月十五刚过,卫店镇的杨秀云天天盼着,能早点回镇上的杰音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上班。杨秀云的大儿子身体残疾,小儿子还在念小学,一家人的开销全靠丈夫在外打些零工维持,生活较为贫困。

3月中旬,杨秀云如愿返岗,同她一起复工的还有同镇的20多位同事。“我2018年就开始在这家扶贫车间工作,每个月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杨秀云说,“企业能尽快复工,就能尽快减轻我的生活负担。”

4月16日,在杰音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空气中还残存着消毒水的味道,30多名女工正戴着口罩,赶制一批音圈,准备发往深圳某音响公司。厂长刘圣毅说,受疫情影响,目前公司的订单大多都是去年接到的,今年只有一些零散的小单。

像这样的扶贫车间,全县共有24个,涵盖制帽、育苗、植草、手工等领域,共就近安置贫困户就业441人。去年,孝昌向这些扶贫车间共发放各类补贴88.2万元。

制作音圈技术要求并不高,要的就是细心。“低门槛”吸引了不少像杨秀云这样的农村妇女,在厂里打工的贫困户常年稳定在15人左右。

“农村群众经过培训也能成为合格的产业工人。”刘圣毅说,“疫情并没有改变公司的发展规划,去年公司的产值有近800万元,今年我们还想继续向800万元奔一奔!”

记者感言:车间建到村头,就业脱贫不愁。近些年,孝昌的扶贫车间数量由少变多,规模从小到大,涉及越来越多的行业领域,大有星星之火燎原之势,已成为贫困群众稳定就业、脱贫增收的有效途径。

魏慧平:陪企业一起扛过艰难期

4月23日,位于孝昌县经济开发区的孝感金怡印铁制罐有限公司,生产线流转、机器声轰鸣,一张张铁片经过处理,摇身一变便成为了一个个易拉罐。

魏慧平穿梭其间,清点产品数量。她的丈夫常年在外务工,工资不仅要负担家中两老看病吃药,还要负担孩子读书和日常生活开销,生活窘困。

孝昌县是劳务输出大县,每年劳务输出达20万人次。3月中旬,孝昌县开启“点对点、一站式”复工返岗通道,由政府包车并补贴车费、对接安排,共帮助4577名农民工返岗务工,魏慧平的丈夫就在其中。

“如果再晚些出去,可能就谋不到合适的岗位了。”魏慧平告诉记者,得益于政府的举措,丈夫能够及时外出务工,每月6000元左右的收入,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

而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群众,也有其他选择,比如参加线上技能培训学门手艺谋生,或是逛逛网上“春风行动”找工作,亦或是争取公益性岗位。疫情期间,全县通过“点对点、无接触”方式,有序转移2.4万余名劳动力到本地各行业就业返岗,其中有6000余人是新入职。

随着孝昌本地企业的有序复工复产,魏慧平也回归岗位,她在金怡制罐当仓库管理员,往年每月的工资有3000多元。受疫情影响,公司今年的订单锐减,她的工作量也相应减少,每天只上半天班。

但这种“轻松”并不是她乐意看到的,因为这意味着她的工资只有过去的一半,“能理解,一起熬过去就好了。”

记者感言:就业扶贫,政策到家,服务到人,能外出外出,“不出门”同样也能就业。因人而异“内外结合”,最大限度安排贫困劳动力就业,以稳就业促脱贫,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扎实基础。

记者:李琦 杨勘 特约记者:殷靖


来源:孝昌融媒

编辑:汤静

审核:余明华

终审:吴志军 魏保东

出品:孝感广电云上孝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