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 | “双重大考”下的应城地震灾后重建

2019年12月26日晚,一场4.9级地震突袭而来,应城大地为之一颤,波及杨岭、陈河、黄滩等多个乡镇。虽无人员伤亡,但全市11个乡镇5166户农房不同程度受损,其中C级危房219户,D级危房120户。

灾情十万火急,重建时不我待。应城市委市政府闻令而动、科学处置,各项重建工作火速开展。然而,仅仅三个星期之后,一场更为危险、波及面更广的新冠肺炎疫情侵袭应城。

面对地震、疫情的“双重大考”,用全部的力气,以必胜的信念与之战斗,是应城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68万人民毅然应对、全力迎击的唯一选择。一场轰轰烈烈的战“疫”就此全面打响,地震灾后重建工作随之按下“暂停键”。

为了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把落下的进度赶回来,在疫情防控持续向好的有利形势下,近来,应城市只争朝夕擂进度,及时重启灾后重建工作,以受损房屋重建修缮为重点的各地建设齐头并进,如火如荼。

保资金,困难家庭有底气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资金筹措,是灾后重建的基础保障。

地震发生后,仅四天之内,应城市便出台了《12·26地震灾害受损农村居民住房恢复重建实施方案》,方案从精准识别受灾类别、认定救助对象、落实申报审批程序,到救助标准、资金保障等都做了详细规定,易于理解,便于操作。

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救助”的原则,应城市将房屋重建救助对象分为三类,一类对象主要包括分散供养的五保户、孤儿户;二类对象主要包括低保户、困难优抚对象家庭,家庭成员中患大病或因灾重大伤病导致生活特别困难的家庭;三类对象主要包括除一、二类对象以外的其它住房恢复重建存在困难的家庭。

▲陈河镇谷杨村曾少平家的危房修缮得整齐敞亮

好钢用在刀刃上,救助受灾困难群众,让有限的救助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是应城市制定政策的重要考量。对此,方案明确规定,对受灾前已经另外建有新住房或购买有住房的、有子女且子女经济条件较好的受损住房户,不纳入救助对象范围。

“符合救助政策的,经鉴定为C级的危房户,根据一二三类分类对象,所需修缮资金超过4000元以上的,给予每户2000元至4000元不等的修缮资金;经鉴定为D级的危房户,根据一二三类分类对象及家庭人口数,给予每户1.5万元至4万元不等的重建资金。”应城市应急管理局局长徐华平介绍救助资金发放政策时表示。

救助对象、标准明确了,救助资金跟上来。应城市鼎力支持各地灾后重建,将救助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市财政及时拨付760万元抗灾救助资金,其中126.7万元恢复重建启动资金,春节前下拨到杨岭、陈河、汤池、义和、黄滩、田店、天鹅、郎君、杨河、城北、四里棚等11个乡镇。

“这个新房子有70平米,地震灾害救助资金给21000元,危房改造补助给30000元,我自己只需再添万把块钱,就把房子盖起来了,很快就能住进去,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啊。”4月5日,在陈河镇炮竹村,正在忙碌的户主陈双清心情舒畅地聊着说。

这是应城市灾后重建的一幕掠影。本次地震灾害主要表现为房屋受损,其中又以陈河镇受灾最为严重。应城市核定符合救助条件的C级、D级危房重建修缮户共有158户,仅陈河镇就占了100户。灾情严重,陈河镇从一开始就把灾后重建挂在心上,抓在手上。

“重建资金不能坐等上级下拨,我们镇也积极想办法,采取‘镇里拨一点,工作队扶一点,村里帮一点,亲朋好友助一点’等多种方式筹措到40多万元,再加上市里划拨的60多万元救助资金,100多万元资金能够有力支持重建工作。”谈及灾后重建资金如何筹措时,陈河镇镇长宋毅熟稔地说。

同时,为了确保救助资金用在实处,全市统一按重建或修缮工程进度拨款,农户与镇签订承诺书,开工时先拨付一半资金到户,工程完工,经乡镇、市住建部门验收合格后,再拨付另一半。

▲杨岭镇潘集社区雷华兰与镇、村签订危房修缮承诺书

“疫”后复工复产,解决受灾群众住房是大事,片刻不能再耽搁。趁着天气晴好,受损房屋重建修缮工作正在快速稳步推进。目前,符合救助政策的158家危房户,已重建修缮完工91户,正在施工34户,其余的也将马上启动。5月底前,全市灾后重建工作将全部完成。

保质量,专业技术强支撑

工程质量,百年大计。

灾后重建伊始,应城市住建局就出台了操作性强的《灾后重建房屋质量安全施工技术细则》,第一时间聘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定出339户C级、D级危房。再经过户报、村评、镇审、市定等各环节,158户受损房屋为唯一住房的困难家庭符合发放救助资金政策。

杨岭镇杨岭居委会贺德华家的房屋严重受损,需要重建。按照政策规定的救助标准,只能给予70平米两居室的救助支持,但他有一儿一女,儿女年龄也都十几岁了,若是建造两居室,一家四口又不便居住。对此,杨岭镇决定按80平米三室给予其设计支持,但救助资金标准严格按照70平米的政策规定执行,给予其灾后重建救助资金21000元。

▲杨岭镇杨岭居委会贺德华家的重建房基本完工

适当灵活实际是对民生最大的支持,对基层困难群众最大的温暖。

正是考虑各种实际情况,应城市住建部门提供9种不同类型的重建施工图纸供受灾群众参考使用。同时,派出5名专业技术人员分片区进行修缮指导,给予在户型、结构、成本核算等方面的技术支持。

“地震后,我家的三层楼房多处炸裂,成了危房,在技术员的指导下,拆掉了最上面一层,内部添加了垒墙,外部也添加了受力支撑。不光有人给免费指导,还有补助资金2000元,政策好得很,房屋结实了住着也踏实。”陈河镇南街村68岁的老汉赵柴荣说起话来中气十足。

▲陈河镇南街村赵柴荣家的危房已加固修缮一新

“我们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主要就是从受力角度对房屋结构安全进行技术分析,并提出合理化的改造维修方案,确保修缮后的房屋安全质量过得硬。”应城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站长郭志军说。

保稳定,解决困难快又准

地震来袭,正值寒冬,御寒物资救助必不可少。

应城市应急管理局第一时间便向省应急管理厅申请了4000件棉衣棉被等物资,迅速将救灾物资发放到生活困难的受灾群众。

此外,应城市还迅速下拨310万元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到各乡镇,对因灾生活困难的群众和其他生活困难群众一并给予救助。

“我们镇核定生活困难群众260多户,已按公开规范流程审定,全部将16万元生活救助资金发放到位。”黄滩镇党委书记祁亚雄说。

▲黄滩镇给地震受灾群众、生活困难群众发放救助金

地震受灾,房屋受损,虽没有人员伤亡,但仍不能掉以轻心。当时正值寒冬,受损严重的房屋不宜再住人,应城市各受灾乡镇迅速动员危房户赶紧有序撤离。

“我们主要通过引导危房户投亲靠友、借助本村村民闲置空房或村集体房屋等方式,将D级危房户全部搬出撤离,并设置警戒线、张贴警示标志,春节前均已妥善转移安置。”杨岭镇党委书记周军说。

灾后重建,维修改造占大头,原址重建一部分,还有一小部分受灾群众有异地选址新建的需求。陈河镇对于异地选址重建的农户,安排镇国土所技术人员免费选址勘测,邀请市级专业技术人员给予指导,全方位保证新建房屋安全。同时还检查督导施工人员佩戴口罩等,做到抗疫、施工“两手抓、两不误”,确保社会稳定大局。

群众生命大于天,须臾不可马虎。在保安全保稳定保发展上,应城市、镇、村三级努力交出地震应急处置和灾后重建高分答卷。

(特约记者:刘振宇   通讯员:胡继雄  张雅琴 冯璇)

来源:云上应城

编辑:彭丽雯

审核:余明华

终审:吴志军     魏保东

出品:孝感广电云上孝感


(作者:应城市融媒中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