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 | “为了忘却的纪念”之逆着风雨前行



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一样的新年,正当所有人还沉浸在鼠年伊始的喜庆中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犹如平地一声惊雷打破了我们现实中的平静,曾几何时,“新型冠状病毒”就成了人们谈之色变的罪魁祸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便是他疯狂肆虐人间的“杰作”。一时间,新闻广播、移动网络等传媒上每天头版头条都是关于这场“疫情”的最新报道。为了控制疫情蔓延,保护人民健康,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武汉等地被“封城”,疫情防控等级也被提升到了战时状态,偌大的城市没有了往日的喧嚣,街上也看不到什么行人,时间仿佛在这一刻被定格,这种只有在好莱坞大片中才能见到的场景成了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生活。大部分人都很自觉地宅在家里“自娱自乐”,以另一种方式过着不一样的农历新年。但仍有一小部分“勇士”早已在第一时间冲向了与新冠病毒殊死较量的“战场”,一场和平年代不见硝烟的战争就此拉开了序幕……





我是2月2日晚上临时接到医院通知要求在第二天早上八点到达“前线”,和我一起被临时召集起来参加这次战役的还有我们的“老班长”——心血管呼吸内科的吴耀杰主任和另外五名来自其他不同科室的战友。虽然我们的队伍是被临时组建起来的,但是不要小看了我们这样一支“兵种”较多,“级别”不一的队伍,我们中有工作多年的老党员,有身经百战的“老班长”,还有朝气蓬勃的“青年女战士”。和我们这支队伍一起参加这场战役的还有以潘爱华、占建娥护士长为领队的一群可爱的护士姐妹们。像我们这样的队伍在湖北省内还有很多,最初我们对于自己将要面对的敌人并不了解,但这并没有减少我们的战斗热情。人们对于未知的事情,或多或少总会有些恐惧,说自己一点都不怕,那是假的,但是疫情紧迫,时间就是生命,容不得我们每个人去思考是否能够平安归来。

2月3日早上八点我们准时到达“前线”——当时与“新冠病毒”交火异常激烈的感染科隔离病区。这里的新冠肺炎病人很多,一般的时候都有六十多人,多的时候有七十多人,并且许多病人的病情都比较重,还有几个上呼吸机的危重病人。初次接管这类病人,初次与“新冠病毒”交锋,我们的压力很大,但这些并没有难倒我们,在吴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制订了明确的分工,为打好这场战役做好准备。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从这个未知敌人——新冠病毒手中尽可能多的救治病人,同时尽力保护好己方的战斗力。虽然最初我们不知道自己将要在这儿战斗多久,但是我们每一天都会以最饱满的姿态投入到战斗中。





因为参加抗疫,我们不能住在家里,医院安排我们临时住在院外的几个医务人员隔离点。每一个清晨,当许多宅在家里的人还在梦乡的时候,我和我的战友们已经在奔赴“战场”的路上了。初春的时节乍暖还寒,路上几乎看不到什么行人,我们来到科室,先做好交接班工作——了解昨晚病区收治病人情况,熟悉科室目前还有多少重病人,多少危重病人,哪些病人需要重点关注……。然后我们开始按流程进行洗手,戴口罩、帽子、护目镜,穿一次性鞋套、防护服,戴内层手套,穿一次性鞋套(我们一般用黄色塑料袋代替),戴防护面屏、外层手套,分批经缓冲区、半污染区进入我们的“战场”——感染科隔离病区。刚开始几天我特别不习惯戴着口罩、帽子、护目镜、防护面屏等防护用品查房看病人,因为时间一长我老有一种憋气、缺氧的感觉,并且随着呼吸动作眼前经常白茫茫一片,看不清。再加上外面套了一层防护服,更让人觉得“碍手碍脚”,短时间还行时间一长真的有些不舒服,尤其是对于我这种平时喜欢穿宽松衣服的人而言,的确是一种煎熬。那个时候,我真的挺佩服那些在隔离病区和我们并肩战斗的护士姐妹们,她们不仅要和病人交流,还要给病人打针、抽血等等,真的不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习惯了这种全身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感觉,虽然时间长了会有一点闷热也会有一点缺氧的不适感,但为了自己也为了身边的战友更为了能更好地救治病人,我们没有理由不把自己包裹得更加严实一些,没有理由不学会忍耐和坚持。因为病人较多,我们每个人平均要管十多个病人,隔离病区里的病历等文件我们也不能随便带出来,随着病人出入院,每个固定床位上的病人信息也会发生变化。为了方便我们进入隔离病区后快速找到各自管床的病人,我们每个人在查房前都会在隔离病区外用一张空白纸将各自病人的基本信息写下来,然后在查房的时候带进去,以便当查看到具体的某一个病人时,可以将该病人的一般情况、主诉等重要信息用笔去记录下来,再用隔离病区里的公用手机拍下来发到我们自己的工作群里面,方便我们出隔离病区后查阅,以便我们对不同的病人制定出合适的治疗方案,不会混淆一团,而发生医疗差错。这种方法方便了我们查房和管理病人。我们每天查房一边询问病人的一般情况,一边耐心亲切地和他们交流,帮他们疏导紧张压抑的情绪,结合病人本人的胸部CT片子,以形象的比喻、通俗的语言向病人介绍他们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取得病人的理解和配合。对于基础疾病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的病人,我们会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一般情况下我们先各自查看那些病情较轻的病人,然后再和吴主任一起查看那些重症和危重症病人,尤其是那几个需要依赖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的危重病人,更是我们整个隔离病区重点关注的对象。查完房后,对于重症或危重症病人,我们会积极讨论,制定治疗方案,并将危重症病人的相关信息,包括检查资料和目前治疗情况发送到上级专家会诊群里,请他们帮忙会诊,以获得更多更好的治疗建议。闲暇的时候,我们时常在科内组织学习国家最新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不断更新我们自己的诊疗方法和策略。我们还经常和重症、危重症病人的家属保持联系,告知他们病人目前的病情及治疗情况,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对于临床治愈出院的病人,我们也经常电话随访,询问他们在院外的一些情况,做到病人从入院、住院到出院每一个环节都井然有序。虽然我们每天的工作时间长、风险高、压力大,但为了打赢这场战役,我们一直在默默坚持着……

抗疫的日子,有时候“平平淡淡”,有时候却“迷雾重重”,还有的时候会上演“生死时速”!



2月13日,我值早夜班,中午12点我下班后回到自己的住处刚拿了盒饭正准备打开吃的时候,我的裤兜突然振动了一下,随即一阵悦耳的铃声传来——我的手机响了,我掏出手机一看,原来是吴主任打来的。作为一名工作了十几年的医生直觉告诉我:“这个时候吴主任给我打电话不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吧?”我忙按下接听键,手机那头便传来吴主任急促的声音,“你快过来,你管的那个49床的病人现在情况非常危险,正在抢救……”。顿时,我的脑海嗡的一声,好像一声炸雷响过,心房也跟着悸动了几下,心想:“虽然49床的病人目前肺部CT检查情况有些重,但是她的症状较前还是有好转的,并且今天上午查房人还好好的,怎么到中午就出状况了?难道是新冠肺炎并发炎症风暴,还是因为药物过敏……”。我说道:“会不会是药物过敏?这个病人我今天上午给她加用了血必净注射液(新冠肺炎国家最新版治疗方案中推荐使用的一种治疗新冠肺炎效果比较好的药物,有好几个病人几天前就开始在用这种药了)。”“现在不好说,不排除你说的这种情况,现在科室值班的医生和护士正在组织抢救,我住的地方离医院近,我先过去,你马上赶过来。”吴主任接着说。“好的,我马上赶过来。”我回答道。“难道真的是血必净注射液过敏,这种药物发生过敏反应的情况比较罕见,这个病人既往也没有过敏史……”,其间我再次在脑海中询问自己想要推断的可能情况以证实我的猜测,这个时间前后不过两秒钟。我一边这样想着一边立即丢下碗筷三步并做两步冲下楼,掏出兜里的钥匙快速启动摩托车,风驰电掣般的向医院赶去。虽然我的速度很快,但我仍感觉度日如年,每一秒钟都好似在煎熬,心悸的感觉不断染遍我的全身,脑海中闪过的一丝苦涩仿佛也在炙烤着我紧张的心弦,我好想此刻能够化身超人,可以无视这时间与空间的阻隔,我的心情沮丧到了极点,眼前的世界一下安静了,只有身旁那些不断靠近我又快速远离我的风景在证明着时间的流逝,还有我耳旁那呼呼作响的风声仿佛在催促我说:“再快点、再快点!”此刻的我也只能无奈的在脑海中不停地安慰着自己:“没事的、没事的,应该没有事……。”我的心弦一直紧绷着,仿佛在做着最后的挣扎。平时十分钟的车程这一次仅用了六分钟。终于到了医院我又马不停蹄的朝着科室跑去。接着我又以最快的速度穿戴好防护用品进入隔离病区,快步跑向49床病人所在的病房,浑然不觉我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湿透。当我快跑到病房门口的时候,我看到吴主任、潘护士长以及中午值班的关医生和另外一名护士在那儿了,我看到病人已经用上了心电监护和面罩吸氧,监护仪上显示病人的心率:120次/分,血压:80/50mmHg,血氧饱和度:90%。我快步走进病房,这时候吴主任看到我过来了,立刻转过身来轻轻地拍着我的肩膀对我说:“病人的情况稍好点了,考虑静脉滴注血必净注射液导致的过敏反应,刚才我们已经给她用了对症处理的药了”。“现在病人心率快,血压低,继续加快输液速度,注意病人尿量,加用多巴胺升压……”吴主任又和一旁的潘护士长说到。我如释重负,紧张的心弦稍稍舒缓了一下。“升压药微泵泵入后病人的情况应该慢慢就会好起来,注意一下尿量,这个病人是个特殊体质,以前没有过敏史,对血必净注射液过敏的确比较罕见,幸好我们处理得及时!”吴主任又接着对我说。“谢谢您,吴主任!您辛苦了!”我说道。这个时候,潘护士长也在一旁安慰我说:“病人刚才出现过敏反应的时候我们处理得很及时,现在病人情况好点了,你不要太担心。”我连忙说:“好的,我知道的!谢谢您,护士长!您也辛苦了!”虽然他们现在对我说话的语气都显得很平静,但我知道刚才那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着实让他们捏了一把汗。接着我走到病人的床边再一次查看病人的生命体征,此时病人的心率已经降到了100次/分,血压也升到了101/53mmHg,血氧饱和度是92%,她的呼吸略显急促,但口唇及面色已经恢复红润,我站在她的床前轻声地向她问道:“现在感觉怎么样?好点了没有?”过了几秒钟,她略显疲惫小声地对我说:“现在肚子还有点痛,不过比刚才好点了。”我知道这是发生过敏反应时的一种躯体表现,但我还是给她检查了一下。“那我帮你检查一下,你放松身体,别紧张!”我对她说。我一边安慰她,一边给她做着腹部体检,询问她最近腹部有没有受过伤,她说没有。我接着转过身来对吴主任说:“吴主任您去休息吧!我在这里!现在病人情况好些了,应该没事了!”“好吧,那辛苦你了!注意一下病人的尿量!”他说着便慢慢走出了病房。这个时候隔壁48床的病人用手指了指她对面49床的病人对我说道:“张医生,她刚才和我同时用的那袋淡黄色的药,我什么不适情况都没有,现在已经接着滴下一瓶药了,她滴了一会儿就开始说不舒服了。”旁边这位病人的话也证实了当时的情况。我站在49床病人的床边,每隔15分钟我就会询问她一次,那天下午我在这间病房里待了三个小时,一直到她的生命体征和精神状态完全恢复正常才离开。第二天早上当我去查房看望49床病人的时候,她高兴的大声对我说:“张医生,你每天查房的时候对我们很亲切、很仔细、很有耐心,你是一个好医生!你叫什么名字?还有昨天中午抢救我的那个吴主任和潘护士长叫什么名字,你可以全都告诉我么,我想等我出院以后,给你们做一面锦旗感谢你们!”“是的,是的,你就说吧!你对我们很好,我们很感激!”一旁47床和48床同样由我管床的两个女病人也一起附和道。我微笑着对她们说:“救死扶伤是我们每一个医生的责任,我想就算是我们吴主任和潘护士长他们在这儿也会这样说的……”。虽然那天中午我没有来得及吃午饭;虽然那天晚上我又继续值夜班;虽然那个夜班我还收了五个病人;虽然那天我的确很疲惫。但是所有的虽然加起来和看到病人脸上健康的微笑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后来这几个病人都顺利康复出院了。这是我们和新冠病毒交锋中的一段插曲,虽然惊心动魄,但结果总算没有让人失望和伤心!说到这里,我真的很庆幸!因为有吴主任、潘护士长他们及时的处理,这个病人才转危为安。



病毒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随着重庆支援湖北医疗队来到我们医院,接管我们感染科隔离病区,我们这支队伍被临时替换下来休整待命。但没过几天,我又和吴主任他们一起奔向我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另一个战场——原儿科隔离病区,在这儿我们遇到了另一群可爱的“白衣天使”,她们在护士长褚丽华和王建川的带领下,和我们一道与新冠病毒鏖战,取得了不错的战果……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因为选择所以坚持,因为使命所以无悔。你可否看见我们可爱的护士姐妹青春的脸庞早已被口罩的带子勒出深深的痕迹;你可否看见我们帅气的医生小伙因为穿着防护服、隔离衣忍饥挨饿,不敢上厕所,只为多节省一套抵挡病毒的战衣;你可否看见许许多多个他们忙碌的身影,尽管汗水打湿了衣衫,尽管周身都很疲惫,尽管可能被感染,也许不能平安归来,但是他们不会忘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替人们抵挡着狂暴的毒魔。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这场以湖北为中心,席卷大半个中国的抗疫战斗中,我们失去了许多战友,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他们是父亲亦或是母亲,是儿子亦或是女儿,是丈夫亦或是妻子,他们是单位里的一棵草、一棵树,却是家里的一片天!“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此时此刻,我深切地缅怀那些牺牲的战友们!英雄的城市不乏英雄的人民,英雄的人民捍卫英雄的城市。

时光荏苒,当这场疫情随风而逝,当一切重归平静,谁又能忘记这场战役背后的血与泪,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也一定不会忘记!哪有什么来日方长,更多的是世事无常;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我用笔写下这个故事,用心记录这段历史,就让它成为我们心中永恒的纪念!

作者 张斌 云梦县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主治医生


来源:云上云梦

编辑:汤静

审核:余明华

终审:吴志军 魏保东

出品:孝感广电云上孝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