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的最美舞者——记湖北省云梦县中医院抗疫一线内六科护理团队


湖北省云梦县中医院外一科李艳红护理团队的美丽天使们,用自己柔弱的肩躯,手挽着手,在最危险的刀尖上,跳起了属于杏林人的芭蕾,书写新时期巾帼不让须眉的新乐章。

踏征程,别亲人

在抗击疫情最危急最关键的时刻,外一科全体勇士义无反顾地递上了请战书:“我们外一科全体医护人员承诺……必将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互相支援,舍生忘死…”。

他们毕竟是外科团队,呼吸内科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危重症病人的救护,感染病房的消毒隔离措施,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挑战,请战书递交后,团队白天忙完工作,晚上加紧学习,翻阅资料,并请来呼吸科感,感染科,重症医学科专家做规范的岗前培训,我们要在短期内将自己打造成优良之师。

1月30日,方志杰院长参加外一科晨会,传达医院党总支决定,有序地将原外一科病人迁往外二科。1月31日12点30分,李艳红护士长接到指令,将原外一科迅速改建为内六科,下午五点准备收疑似病人。

疫情紧急,刻不容缓。时间如此之短,任务如此之重,但全科人员在护士长的带领下,不忘医者初心,牢记医者使命,没有一人退缩。当时正值吃饭时间,但全科人员在半小时内,迅速集结完毕。然后按照护理部冯主任的要求紧锣密鼓地展开分工协作,对整个病区清洁区,相对污染区,污染区的布置;垃圾分类,病房标识的粘贴,病人常用药品物品的准备,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急救器械的调试;铺备用床,医护人员防护用品的领取;出入隔离病房流程的制定,对暂时不需要用到的外科物品进行整理收纳……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最后全部在医院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改建任务。原外一科全体勇士整装待发,新改建的内六科准备接收病人。

危难面前,勇士总是会舍小家顾大家,她们踏上征程的背后,总是凝聚着无数亲人默默支持,泣血期盼。

护士长李艳红的女儿今年要参加高考了,她的老公从年前就一直在抗疫一线忙碌,根本没有时间顾及家庭。在这残酷的现实面前,李艳红同志仍义无反顾地走进隔离病房。就这样,一家三口,分居三处,各自忙碌。女儿马上就要高考了,在这学习的最紧要关头,李艳红夫妻两人都无法顾及孩子。或许,这将是他们两口子心底深处的无法言说的遗憾。聂芳同志进隔离病房工作的第一天,她的儿子玩耍时不慎摔破了头。家人怕她担心,影响到她的工作,一直不敢告诉她这一情况。直到有一天晩上,在与儿子视频时,被她无意间发现。作为母亲,聂芳哭红了双眼,后来她又自我安慰,哪个男孩子不摔个跤?

2月15日是科室李敏的宝贝融融3岁生日,可她却无法抽身为儿子庆生。小家伙每天会跟爷爷奶奶说,不能出去玩,外面有病毒,出去要戴口罩!这些天真又可爱表达,让李敏含着热泪露出微笑。科室聂灿的宝宝还不到两岁,从来没有离开过妈妈这么长时间,不知道她的老公是怎样耐心地应付小孩子的哭闹,一个人既当爹又当妈地看护孩子。她说,等抗疫胜利,我们仨好好在一起,我要好好当一回可亲的母亲,称职的妻子。

还有景梦的爸爸年前突发中风,是她一直在病房陪护照顾爸爸,现在,她要上一线了,只有忍痛将正处于康复期的爸爸,托给姑妈照顾了。张玲的奶奶有糖尿病,一直是她和爸爸两人在为奶奶注射胰岛素,现在爸爸和她都在一线抗疫,年迈的奶奶无人照顾,只得含泪托付给邻居。周秀和她的妹妹都上抗疫一线了,她们的爸妈心里满是牵挂,叮嘱她们无论工作到多晚,一定要给他们发个信息报平安。

科室里谭旭,赵敏,李琴,陈雪银,滕梦婷这些可爱又美丽的天使,她们在家谁又不是家人手中,心头的宝贝小公主呢?已有四十多天未归家,当在电话里听到自己的爸爸妈妈说,从她们参与抗疫第一线那一刻起就没有睡过一次安稳觉,她们也瞬间泪崩,再也扛不住了。她们无不哭着说,我知道爸爸妈妈担心我,我知道我是他们的宝贝女儿,也是他们勇敢的女儿,虽然平时他们都不会表达,但他们是爱我的。我们把满腔的热血奉献给了患者,对于她们,我们问心无愧。对于亲人,我们却都是不合格的,亏欠家人太多,太多……

所有这一切,再次证明了勇士有情也有泪。为什么勇士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勇士们对脚下这土地,对土地上的家乡父老爱的深沉。

迎困难,战疫情

只有经历过一线医护的人才知道,那看似非常简单的日常穿戴,其实要经过无数道严谨而又繁琐的工序。进入隔离病房工作,需要至少20分钟才能完成整套防护装备的穿戴。洗手消毒后,戴上一次性外科口罩,戴上n95口罩,再戴上一次性外科口罩,套上一次性帽子,戴上护目镜,然后穿上工作服,戴上一次性手套,穿上一次性鞋套,穿上防护服,再套上第二双鞋套,再戴上第二双手套,最后戴上防护面屏,才算完成了整个防护服的穿戴过程。穿上这身行头奔走在病房,呼吸着口罩后面稀薄的氧气,正常人不出10分钟便都会开始觉得气短,胸闷,心慌。

“不行了,艳红姐,我胸闷!”“护士长,我好想吐啊!”“坏了坏了,护士长姐姐,我怀疑自己被感染了,心口痛!”面对种种不适应,大家叫苦连连,疑虑重重。尽管如此,但所有人的手一刻也没空下,大家小跑的脚步没有丝毫停过。大家相互打气:没事,没事!正常,正常!坚持再坚持!慢慢习惯了就会好的!此时此刻,谁也认不出谁,谁也没有闲暇去认对方防护服后面的名字。因为,护目镜早就开始渐渐起雾,视线慢慢变得朦胧。此刻,她们的眼里,只有病人,心中,只有工作。

接收病人的第一天下午,就住进一位80多岁的爹爹。发热,喘息、胸闷、咳嗽,肺部大片磨玻璃影病变。血氧饱和度70%,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史,遵医嘱面罩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病人病情危重,需紧急用药。全体疫情一线人员无不焦急万分,冷汗直流。护士长李艳红和聂芳老师,周秀老师,三个人围在病人身旁,像寻宝一样,揉,搓,拍,功夫不负有心人,护士长终于找到一条血管,通过护目镜侧边的一片小明朗穿刺成功。病人用药后渐渐平稳,可救援的医护人员却心有余悸。护士长说:“我生怕我没有打进血管,怕病人一口气喘不过来,而我的通道来不及建立。”聂芳老师说:“我当时急得准备直接扔掉护目镜了……。”

但今后怎么办呢?遇到这样的困难,下班后全体护理团队人员开始找方法。防雾擦布效果好,可大家没有。活力碘可以,但护目镜会染黄。正当大家焦头烂额之际,护士长说:“对了,我记得有一位疾控的老师说过,可以用洗洁精防雾。”按照这个方法,护目镜真的可以不起雾了。大家眼前变得明亮,似乎防疫之路也清晰起来。

旧问题刚解决,新问题接踵而至。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大家到哪里去休息?张玲说:“自己在一线工作我不怕,而最让人害怕的是我上了一线,接触了疑似病患或确诊病患之后,还要回家!”“作为医护人员,我有责任有义务做好我的分内之事,但我不能拿我家人的健康冒险!”李敏红了眼眶。是的,白衣天使毕竟不是真正万能的神,她们是普通的人!她们也会担心害怕,也会有这样那样的牵挂。护士长说:“你们在哪,我就在哪,永远与你们同在,住的问题一定解决。”她找护理部冯主任,她报告方院长,她联系袁主任,她拜托刘书记。经院领导多方协调,当晚,大家的住宿问题圆满解决。工作中,尽管不停地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护士长带领着大家总是能够找到办法解决。

是的,在这群新时期巾帼勇士们的心中:办法总比困难多。

斩病魔,迎凯旋

新冠肺炎的确诊,必须通过采集咽拭子标本。在采集咽拭子标本过程中,病人打开口腔做哈气的动作时,鼻腔直接面对着护士,这可是不小的威胁。在这些危险的情况下:如果口罩的松紧程度有异、病人分泌物喷到护士的脸上、防护屏障上等,都有可能感染护士。难道她们就不怕吗?她们有的是刚刚毕业的青春女孩,有的人孩子还那么小……,她们都还没来得及给父母尽孝道呢?世界那么大,还没来得及去看看呢?她们也怕。但是,她们更清楚自己的誓言,她们更明白:勇士都是要经过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护士长李艳红站出来,组织大家学习咽拭子标本采集方法,反复强调采集注意事项及防范措施。护士长聂芳、聂灿还主动请缨,参与中医院接管酒店的密切接触人群的咽拭子采集,常常忙到凌晨才回来,成为了云梦县中医院咽拭子釆集的夜行者。此时此刻,外一科护理团队全体成员谁也不甘示弱,大家按照护士长的讲解的采集要求,抢着采集隔离病房病人的咽拭子标本,做得非常完美。

2020年2月29日,云梦县中医院临时受命,要抽调我科8名护士去看守所采样。大家生平第一次去看守所,第一次直面看守所关押的服刑人员,都不免有些惶恐,有点害怕。出发前,护士长李艳红又把各种注意事项给大家讲述了一遍,查看大家的防护措施有没有做好,釆集所需物品有没有备齐。去看守所的路上,护士长一直握着大家的手,给了全体勇士们无形的力量,让大家不再害怕。

到监狱后,大家开始分组采集。二百多份咽拭子在大家紧张有序地采集下迅速完成,无一失误。当全体勇士回到科室,卸下装备时,大家互相看着对方满是压痕的脸,湿漉漉的头发贴在脑门上,被汗水浸透的工作服,本想开一开玩笑,却都流下了心酸的泪水。“大家想哭就哭出来吧!但别忘了要快速擦干,还有好多工作等着我们做呢?”护士长李艳红安慰着大家。是的,还有好多工作正等着她们这群勇士呢,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流眼泪。因为她们知道,只有她们的眼睛里满含期待与希望,患者的病情,云梦的明天,祖国的明天才会变得更好。

是的,疫情肆虐的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一群白衣天使,在替人们负重前行。是她们,直面可怕的新冠病毒,义无反顾地,在闪着寒光的刀刃上,直面死亡。这个世界上,也只有一身素洁白衣的她们,吞下血和泪,用自己的热血誓言打着拍子,跳出属于勇者的最美青春芭蕾!

有斯如是,谁会不相信:新冠病毒必亡,勇士们必将安然无恙地胜利凯旋!(孝感日报  通讯员聂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