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孩子,妈妈只能和你视频相聚

她是女儿,却无暇行孝老父膝下;她是母亲,却不得不狠心将孩子独自锁在家中;她是妻子,却只能趁换班间隙和老公守着各自的防疫岗位,用视频互报平安……这一切,只因为她是一名医护人员。

她叫徐翠娥,她是安陆市妇幼保健院的一名护士,也是一个11岁孩子的母亲,还是湖北职院医学分院2018级的一名学生(边工边读)。1月23日,安陆市妇幼保健院被确定为发热门诊定点医院后,徐翠娥在一线工作已超过一个月。

一家三口,只能视频相见

“妈妈,我会照顾好自己,不要为我担心。我为你是医护人员,能够在一线救死扶伤而骄傲!”夜幕降临,又迎来了和儿子的视频时间。这是2月份徐翠娥第4次跟儿子在视频里相聚。每次视频,懂事的儿子都会安慰徐翠娥。

这样的一家三口团聚,平均五天才能碰上一次,而且必须同时满足——儿子还没睡、老公值班结束回到家、徐翠娥也轮班休息三个条件才能实现。

疫情发生以来,徐翠娥和身为公务员的爱人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因此11岁的儿子只能独自在家,自己照顾自己。

“我妈妈以及公公婆婆都已过世,爸爸远在深圳姐姐家,兄弟姐妹也都不在安陆,儿子没有任何人可托付。”提起儿子,徐翠娥满心愧疚。

虽然每次视频,儿子都安慰妈妈不要担心自己,但是透过手机屏幕,徐翠娥却能够清晰地看到儿子眼中的泪花。“毕竟儿子才11岁,哪有不想爸爸妈妈的?可在疫情前,他却那么懂事、坚强,他不想让在一线的爸爸妈妈担心。”提起儿子,徐翠娥几近哽咽。

所有付出,只为早日团聚

疫情发生后,安陆市妇幼保健院原有的公共区域被改造成了病区,统一收治发热或疑似患者。徐翠娥跟同事们第一时间进入战时状态。

因为防护服穿脱非常麻烦,为节约时间,徐翠娥剪短了头发。为了尽量节约防护设备,每次进隔离区前她都会尽量少喝水,以确保在隔离区工作的几个小时里不上厕所。

疫情发生后,医院的好多清洁工都因不愿意进隔离区而请辞。徐翠娥和同事们既要完成患者日常护理等本职工作,还要担负起隔离病区的卫生打扫、消毒,医疗设备搬运、安装等工作。

面对已确诊和疑似病人,徐翠娥和同事们从没有退缩过半步。每当遇到年纪大的患者,徐翠娥都会给予更多的关照和爱护。

有一次,徐翠娥护理了一位85岁的高度疑似患者。老人精气神很好,还能和护士们开开玩笑,但因为牙口和胃不好,不能吃米饭,想喝点汤吃点蒸鸡蛋。然而病区的食物都是集中配送,哪里能专门去满足一位老人的特殊要求。几餐没吃,老人饿得急了,在徐翠娥面前落下泪来。

徐翠娥想起去世的妈妈,心里甭提多难受。她跑去和院长申请,希望能想办法给老人供应合口的食物。在她的努力和院领导的特别关照下,医院食堂答应每餐专门为老人做一碗番茄蛋花汤。

四天后,老人被确诊转院。徐翠娥跟同事在为老人病床消毒时发现枕头下塞了一百块钱。“我赶紧拿着钱跑出去,追上转运老人的救护车,老人坚决不要,说是我们为他买汤的钱。听了这话,在场的同事们都哭了。”回想起当时的场景,徐翠娥至今历历在目。

一个多月来,只要当班,徐翠娥都会用最温暖的笑容面对每一位患者,给他们加油!而在交班时,她也会把最灿烂的笑容送给接班的同事,为他们鼓劲!“所有人的努力和付出,只为早日战胜疫情,只为在暂时的别离之后,大家能早日回家,跟家人团聚!”徐翠娥说。(孝感日报记者刘勇 通讯员卢雅雪)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