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 探访“离病毒最近的人”——新华社记者孝感直击之八


抗击新冠肺炎战役中,核酸检测员是“离病毒最近的人”。作为直接和病毒打交道的人,他们的工作是怎样的,在工作中又如何防控风险?近日,记者探访了孝感市疾控中心。


李皓、曹婷夫妇是孝感市疾控中心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李皓帮助即将进实验室的妻子曹婷在防护服上写名字。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孝感市疾控中心和市中心医院是当地仅有的两家核酸检测机构。全市每天更新的疫情确诊人数,就是基于两家机构的检测报告。

“所里1月21日接到任务开展病毒核酸检测,已经持续战斗20多天。”孝感市疾控中心检测所所长骆胜超说。刚开始,各县区没有运送样本所需的生物安全转运许可证,只能由检测所去各县区接收样本。后来各县区有了许可证,医护人员采集样本后,由县区疾控中心派人送到市疾控中心检测所。


李皓给用来运送疑似样品的盒子消毒。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现在,各县区每天9点以前把样本送来,我们有两人负责对样本箱消毒,两人负责信息登记核对,然后把样本箱送到实验室。”骆胜超介绍。目前,检测所有两个核酸检测实验室,日检测能力最高260份左右,最近每天检测200份左右,当天收样、当天检完,没有送检样本积压。

记者在检测所一楼看到,样本通道与员工通道是分开的。在样本接收点,一排空的样本箱沿着墙脚整齐排列,地面潮湿,散发出消毒水气味。楼上一间实验室里,几名“全副武装”的检测员正在紧张工作。


曹婷(中)和同事一起鼓劲加油。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摄

“病毒检测员每天接触大量高致病性样本,实验操作还会产生气溶胶,气溶胶到底传不传播也没有定论,面临着很高的危险。”病毒检测员喻珂说。

喻珂还向记者讲解了核酸检测的流程:首先要清理样本、核对信息;接着提取核酸,配置另外的反应体系,并把核酸加入反应体系;然后放进PCR仪器进行检测;等检测结果出来,进行“阴性”或“阳性”的结论判定。


曹婷(中)在帮助同事穿戴防护装备。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对疑似病人和集中留观的发热病人都要取样送检,第一次检测为阴性的,要隔24小时重新采样送检。”他介绍。

疫情发生早期,病毒检测任务繁重,实验室人手不够,喻珂曾连续两天两夜没休息,后来又熬过几个通宵。实验室气温高,防护服又不太透气,一场实验下来全身是汗。“不到一个月,我瘦了10多斤。”

“家里老人和小孩都送到别的地方住,我在家自我隔离,这也是保护家人和小孩,毕竟我们这个工作有风险。”喻珂告诉记者,他已经20多天没见家人了。


李皓在孝感市疾控中心接收医疗援助物资。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走出检测所小楼,门口有工人忙着装卸物资。骆胜超介绍,这是新建核酸检测实验室的材料。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能用而不备”的思路,所里正在新建一个核酸检测实验室,建成后全所日检测能力将达500份左右。

孝感防疫,正处于最吃劲的关头。最近几天,新增确诊病例呈下降的趋势,这是个积极现象,但人们与新冠病毒的较量,仍然胶着!


来源:新华社  记者  伍晓阳  胡虎虎  陈罡  报道

编辑:孙亚莉

审核:余明华

终审:吴志军     魏保东

出品:孝感广电云上孝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