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荫时评]让农户尝到手机作为“新农具”的甜头

时代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捷。手机如同衣物一样,渐渐成为了我们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从以往只能简单地打电话、发短信,到如今拍照、上网、支付等等无所不包,智能手机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传统的农业领域也因此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

可以看到许多地区的农业生产从业者,已将互联网与农业融合地非常成熟,例如在湖北江夏,当地农业合作社引入互联网技术,给农产品打上二维码,顾客利用智能手机扫扫二维码即可了解该产品的“前世今生”。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我国的大部分农业地区,农户们普遍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低,智能手机的普及率低,大部分农户仍是用着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老人机”,这就制约了他们抢占市场,提高生产效率,扩宽销售渠道,赢得年轻人口碑。

近日,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确定:“使手机成为广大农民的“新农具”,使互联网成为助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设施。”的确,小手机却有大能量,在信息高度发达、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当下,农户们应该改变摆摊设点卖、中间商收购卖等老旧销售方式,利用智能手机背后的网络世界,丰富农产品的生产方式与销售渠道,让“互联网+农业”这一可靠的模式发挥应有的效用。

对于年老且接受新事物较慢的农户们来说,若想智能手机的作用被他们认可,最为重要的是改变观念,而改变观念最根本的是让他们看到利益。一年辛苦劳作,为的是收成能够卖得出去,且卖个好价钱。手机背后的互联网,大大缩短了生产者与购买者之间的距离,让农户可以直接与消费者接触。就农户而言,在生产方面,可以实施全时段、全流程监控,从生长到成熟,也许只需在大棚内安装相关检测设备,然后手机下载相关APP,即可实现实时监看与记录;而在销售方面,无限降低了购买的地域限制,避免了中间商赚差价,使消费者更加容易获得“物美价廉”的农产品,顾客对商家的黏性就会越来越强,农户的收益自然水涨船高,对于手机的认可程度自然就会提升。

而对于这些农户来说,使用手机融入“互联网+农业”的大潮中,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值得注意,那就是智能手机的使用门槛相对较高,于他们而言,有一定难度,需要一定时间。如何更快速地让他们适应用手机开展农业生产销售,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的是,难度存在,但不是“难于上青天”,若其自身的主动性没问题,那么一切迎刃而解。其次,在推广智能手机普及和“互联网+农业”工作模式的过程中,政府及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等应起到主要的引领、教育作用,要抓好新技术的应用推广,让农户更快速地掌握相关操作要领,提升农民利用手机发展生产、便利生活、增收致富的能力,切实让农户尝到新技术的“甜头”,只有这样,手机才能渐渐成为农户手中的“新农具”。(来源:孝感网 作者:彭喆)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